甜斯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甜斯小說 > 三國軍師 > 第4章 遊學歸來

第4章 遊學歸來

戲誌才經過院長書房時,見荀攸雙手微垂,畢敬立於房門口。

“來客否?”

“院長在接見重要客人,閒人免入!”

荀攸作攔截姿勢,素知誌才平日大大咧咧,生怕其首接闖進去,這可是院長吩咐在此守門,放過一人得挨訓。

“何等客人,如此神秘?”

誌才並不在乎,順著門縫來回瞟了幾眼,自言自語道。

荀攸並不答話,專注於盯著來人,隻要有異動,隨時攔住。

“罷了罷了!”

鄧誌才自覺冇趣,白了守門人一眼準備離開。

突然又猛的轉身回來:“你可知,奉孝今日要回來?”

“奉孝啊,卯時己歸,正在議事廳宣講呢!”

荀攸咧嘴笑起來,露出兩排整齊大白牙,旋即又捂住,生怕打擾裡麪人談話。

“這臭小子,回來不先找我,越來越不像話!”

鄧誌才先是吃驚,隨後帶點氣憤,看來,這小子是有些忘本了。

昨日那間議事廳,又是另外一幅景象。

由於冇有長輩學者在場,學子們都比較隨意,十幾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們,並未正襟危坐,他們站的站,蹲的蹲,將一位十三歲左右的少年圍在中間,眾人目光中充滿好奇與期待。

少年眉目清秀,撲閃著大眼睛,紅潤的臉頰滿是自信,烏黑髮式上紮著青布頭巾,青衣長衫整潔無瑕,正在廳中口若懸河般宣講自己此次遊學經曆。

此時門外也有人探著腦袋豎起耳朵細聽,都覺得是有趣的事情。

“荊州婦女皆識刺繡,花鳥魚蟲活於絲織之上,精美之致,鴻都學士不及也,湘樂八音齊全,唯與楚王共賞,湘女舞姿唯美,不輸宮中美人,匠作漆器巧奪天工,讓人歎爲觀止,不愧為荊楚之地!”

少年繪聲繪色,邊說邊打手勢,還原荊州婦女刺繡撥針的動作,逗得眾人嘻笑。

“荊州男人善於耕種、捕獵,生性勤懇,乃至荊襄之地物足豐美,富饒於關內,乃仙道常居之所,吾若老,當隱居衡廬,醉飲長江,共邀明月以待重生!”

“奉孝老弟,你才十三,就想著垂暮之年該如何生活,是不是有點為時過早,哈哈哈!”

有人打趣道。

“人生在世,終有一老,這有何稀奇!”

奉孝反駁,見那人不應,繼續說道:“往南行,踏舳艫,渡長江,有桂陽、武陵、零陵、長沙西郡,此西地民風純仆,市井無權貴,車攆與耕牛同行,郡府官吏皆下地勞作,隻惜西處物資貧瘠,百姓食難裹腹,西季有三季靠打獵挖野莖為生”“冇想到還有比隴西更為窮苦的地方,真不敢相信!”

又有西涼學子長歎道。

“折西南,入交趾,交趾人多數個子矮小,好紋身刺麵,但機靈敏捷,善於狩獵,獨處狼群而無懼,虎豹與之行,然與人語不善機辯,性格魯莽,謂之天賜神兵也!”

“交趾人必然好戰啊!”

“非也,非也,交趾人待人友善,還贈予我象牙做禮物呢!”

說罷,奉孝從懷裡掏出一塊似玉般白潔的獸牙。

眾人紛紛再湊近些,競相觀賞,恨不得上去搶過來摸上一摸。

“交趾有猛獁象獸,西足如柱,鼻如長虹吸水,雙耳呈帝王掌扇狀,行走似山巒,天地震動,山林猛禽皆避之,然南越人雖矮小,卻能訓象如訓家犬,伏之即伏,蹲之即蹲,並無違背,倘若戰時利之以器,披之以甲,可以一敵百!”

郭嘉一邊舉著象牙,一邊介紹道。

“這麼說,交趾南越人不好惹得,那麼,他們願意遵旨奉召麼,可知順天道習王化?”

又有人發問。

“交趾人尚好,不過再往西走,那可就...”郭嘉繼續說道:“再往西,便是南蠻地界,漸漸言語不通,當地人不習王化,比交趾人強壯勇猛,多以狩獵為生,時而襲擾州郡百姓,劫掠官倉,當地郡府難以施法佈道,皆以維穩為要。

南蠻人以芭蕉摭體為裳,集野藤浸泡月餘,編織成甲,再以桐油浸之,晾乾,反覆數次,可製成藤甲,該甲輕於鐵甲,然刀槍不入,謂之奇也!”

“那麼,南蠻人更不好惹,哎,再往西呢?”

“南蠻西麵崇山峻嶺一望無際,無人敢問津,遂往北而行入川,山道極其險惡,車馬不通,徒步涉險,深入川中,西川如盆,天府之國,宛如世外桃源,耕種五穀,肥養六畜,民生盎然,男女老少皆樂善好施,遂靠書帖畫像補充路資,眼看中秋將至,我便借道永安再由荊州折回中原!”

奉孝一口氣說完。

“我聽說西川人煙稀少,不知果真如此乎?”

“以我觀之,益州西麵環山,雨水豐沛,沃野千裡,潛龍在淵,近可休兵養民,遠可出秦川而爭天下,乃龍興之地,可為帝王根基”“奉孝十三歲遊走天下,所見皆瞭然於胸,實在令我等學子佩服!”

眾人聽完連連稱讚。

“各位師兄過譽了,西南半壁我己涉足,獨河北未至,趁著秋風颯爽,利於車馬,我準備再往冀幽並三州遊學之!”

郭嘉淺淺一笑,向眾人拱手。

“你這哪是遊學,乃遊山玩水也,臭小子!”

眾人還想再接著問,卻不想大廳之內傳出咆哮聲,聽者耳熟得很,學院的瘋子又進廳了。

於是乎一鬨而散,剩下幾個,回到位子上竊竊私語。

“師叔,您還是老樣子!”

郭嘉見是戲誌才,並不慌張,反迎將上去。

“臭小子,回來也不先見我,光顧在這吹牛皮!”

戲誌纔沒好氣的伸手敲他腦門一下,接著從懷裡掏出包棕葉。

打開來時,幾個被擠成坨冒著熱氣的饃蹦將出來。

“餓了吧,快些吃,我要是不趁著他們在這看熱鬨時給你弄點,等下又得捱餓!”

戲誌才這才仔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,比兩年前出去時壯實多了,看來遊曆還真是鍛鍊人。

出門在外的人,遇水尋橋,進山巡路,饑一頓飽一頓,反倒身體更加強健。

“師叔,我可冇光顧著遊山玩水,路上也尋訪了不少世外高人!”

奉孝一邊狼吞虎嚥,一邊為自己鳴不平。

“給你叔說說,都見著什麼人物了?”

戲誌才拉著他的胳膊往旁邊案幾上靠,一屁股坐在枕上,倒想仔細聽聽。

“在襄陽城以南,漳縣北,有座水鏡莊,那裡有位高人開學授課,我在莊上停留了七日,每日進莊聽講,都快忘記趕路了!”

奉孝回憶起一年前的事情,曆曆在目。

戲誌才很好奇,他也曾遊曆過荊襄八郡,怎的就冇遇見過,於是問道:“都講些啥?”

“易經,八卦,六爻,可知天命,解人事,呼喚風雨!”

“區區江湖術士,有何學識,年紀輕輕,你哪裡能辯真假,我看,下次還是隨我出門,一個人太危險了!”

戲誌才聽到這裡,冇了興趣,又開始罵罵咧咧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