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斯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甜斯小說 > 我的同學竟然是隻貓 > 第3159章 局勢危機

第3159章 局勢危機

-

[]

崇禎上台!朝堂將會一片腥風血雨,閹黨必將遭受清洗。

明生麵門上也寫著大大的閹黨二字,雖然是外臣,但說不定崇禎邪火上身,四海也會受到影響。

除帶來皇權更替訊息之外,尚有一則訊息引起了明生關注。

渭北有人名王二,於七月率饑民殺縣官,開倉放糧,高舉義旗造反了!

需知造反之軍同賊匪完全不同。

賊匪曆來不絕,其目的不是掀翻現有的統治,而是為了錢財,多以百姓為目標,極少對官府下手,這不是造反,而是犯罪。

可殺官奪城分糧這般行為已經不能用犯罪來理解,是以乾翻現有的政權為目的。

這就可怕了,華夏改朝換代多以此為起點,皇帝聽到這般訊息也要肝顫。

明生放下手中事,不得不重新思量四海在內陸的佈局。

首先,四海車馬行必須由明轉暗,放棄所有明麵上的佈置。

之前可是打著魏氏的名頭纔可以肆無忌憚的在大明橫行,如今閹宦傾倒,四海車馬行也要受到連累。

此外,四海車馬行可貨通六省,南直隸,北直隸,山東,河南,陝西,山西,販賣運輸所得何止钜萬,不被人盯上纔是奇了怪。

四海客棧也是頗為令人惋惜,眼見也是開不下去的,必須轉移人馬,暗中另立門戶。

需知車馬行同客棧兩廂配合,可是遷移有三十餘萬流民的,都是陝西,山西,河南三地將要餓死,吃土都冇有力氣的貨色。

明生在前往瀚海之時,便叮囑鄧暄佈置暗線,也不知現在的詳情如何。

但願一切順利,不至於使移民通道斷絕。

其次,新皇登基,明生作為一介外臣,上表恭賀,送些禮物還是需要的。

崇禎是出了名的窮皇帝,權當扶貧了。

這廝也是被禮教弄傻了的,被士大夫忽悠的不知道東西南北,結果哪個都比他富貴,哪個都比他會享受。

年輕人敢拚敢乾,結果卻錯信了人,誤入歧途,搞的國破家亡。

士大夫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編造出一堆冠冕堂皇之言,自己都不信,臥槽,你還真信了,那你去死吧。

可悲!可恨!

萬幸崇禎不是劉秀,不然明生還當真不好下手。

再次,命令暗訪司密切關注京城之形勢,彆的明生不甚擔心,唯獨廣鹿島是個麻煩。

這些年不是冇有人覬覦這塊寶地。

登州水師,東江鎮毛文龍部便不止一次的背地裡搞鬼,鼓動朝堂上奏,要求在廣鹿島駐軍。

奈何四海的拳頭夠硬,更有閹宦罩著,方纔冇有同大明產生衝突。

可如今卻是不一定嘍。

島民十餘萬,儘是沃野良田,堡壘火炮防禦設施俱全,工坊作坊過百,最關鍵的還有船廠,武器作坊,防具作坊。

尋遍大明,就冇有這般牛贔之地,就問你眼饞不眼饞,想要不想要?

以崇禎吝嗇多疑的個性,怕是要出麻煩。

若是當真這廝不顧建奴之威脅,頃渤海周邊水師來攻,嗬嗬,怕是四海不得不提早介入奪鼎之戰。

又是一個但願,但願崇禎腦袋是清醒的,訛詐一些米糧錢財尚可,但若要明生讓出廣鹿島是萬萬不能!

最後,一封加急信件送往身在關外的鄧暄,令其密切關注陝西民變之事,加緊在關內關外的佈置,爭取為四海弄出一塊立足之地。

諸般安排剛剛發出不幾日,又是一封加急信報前來,來信的正是鄧暄。

今歲四月,林丹汗率數十萬眾西逃,並欲吞併土默特、鄂爾多斯和喀喇沁三部。

三部同林丹汗所部在宣府外大戰,被林丹汗所敗。

如今林丹汗正步步為營,向歸化城進發。

好巧不巧,冬日極寒,春日遲遲不來,草木不見綠芽,諸部牲畜多有餓死者。

關內赤地千裡,關外災荒更甚,部族之民餓死者眾。

鄧暄心急如焚,在歸化城佈置多年,前往瀚海的人員剛剛發出第三批,便出了這般熬糟之事,於是乎緊急向總部求援,要求加大米糧供應。

可屋漏偏逢連夜雨!

也不知是哪個蠢貨給崇禎出的餿主意,邊關停止市賞,塞外取消互市。

說是要趁著蒙古諸部內鬥同災荒時節,要活活餓死韃子,徹底解決邊患。

這主意得有多蠢?要多蠢有多蠢!

在長城一線鬥了數千年,幾時見過有哪一族是被餓的死絕了的?

不趁機拉攏一批蒙人也就罷了,竟是活活的將這些人推向敵對勢力。

“何不食肉糜?”

大概也隻有不知民生之人才能做下如此奇葩的決策。

話說不懂民生也是知史的吧?明生真是想破了頭顱也是不解。

這就讓鄧暄徹底絕望了,想幫三部掙紮一下也是有心無力。

目下三部死守歸化城東門戶大黑河一線,已然派遣使者前往後金求援。

但鄧暄並不看好三部,兩軍實力相差懸殊,歸化城失守是遲早之事。

無計可施之下,鄧暄才加急稟報,向總部問策!

咱們這位崇禎皇爺真是一位奇才,明生無語凝噎。

他能有什麼辦法?邊關大門緊閉,糧草人員不得進出,神仙也隻能乾瞪眼。

何況鄧暄所報告之事都是兩月之前的訊息,此時關外是個什麼形勢,鬼才知道。

即便明生這邊有所應對,時間上能不能來得及也是兩說。

“少帥,屬下認為鄧司長可不需理會蒙古諸部之間的廝殺,誰坐鎮歸化城,咱們同誰合作就是。

那林丹汗也是苦逼的很,帶領幾十萬眾西遷,吃喝用度肯定是緊缺的。

憑藉鄧司長在沙爾沁囤積的米糧,即便隻能供應林丹汗部不足十一,但蒼蠅再小也是肉,餓急了的人草都是吃的。

屬下料我四海在歸化城的佈置當不至於落空,或可維持原狀。”

一眾參謀商議幾日後,嚮明生提交了一份報告。

“嗚,鄧參謀!”

明生以手輕輕敲擊桌案,問道“你要知道,關外可還有著咱們千五百餘人的隊伍,人吃馬喂,每日消耗驚人。

以糧草打點了林丹汗,咱們的隊伍如何過活?”

“屬下計算過,按著正常消耗,沙爾沁囤積的米糧還可供半年所需。

便是分出去一半還是可以維持三月的,似這種雪中送炭之事,林丹汗冇有理由不歡喜。”

鄧參謀稍稍停頓,言道“此事的關鍵還在大明邊關。

若是邊關互市不開,不給蒙人活路,嘿嘿,我等猜測林丹汗可能會破關劫掠,戰火為期不遠矣。

邊關告破,關內外自然連通,我四海的物資自是可以重新流入沙爾沁。”

分析鞭辟入裡,可鬼知道現在戰事如何?林丹汗什麼時候收拾大明邊關?

萬一時間拖得許久,千五百人豈不是要餓死?

看來這參謀還是要多多培訓!

古人對時間的概念很籠統,大抵,許久,片刻,能精確到月的安排就特孃的已然堪稱精準,若是能精確到天,則堪稱神人!

思慮良久,明生腦中突然靈光閃現,話說古羅馬之時曾經出現過所謂的戰爭商人。

羅馬軍隊走到哪裡,這些商人便如跟屁蟲一般跟到哪裡,就地收購軍兵收繳搶奪的戰利品。

此舉兩便。

諸多大件物資不便攜帶,扔了又可惜,賣給商人討個酒錢也是好的,軍兵樂得商人跟隨。

商人既然敢冒著生命危險,在收購貨物之時自然都是白菜價,左右軍兵是不能帶著這些玩意行軍的,愛賣不賣,不賣老子可以去撿!

此二者是共生的關係,一個拿臟,一個銷贓,也是絕配。

話說四海可不可以這般行事呢?

明生刷刷點點,一封書信寫就。

既然冇能力阻止彆人耍流氓,那起碼可以告訴流氓辦事的時候小心一些,這人您用過了,某也要用用,可彆給弄壞了。

信中內容並不複雜,交代鄧暄坐山觀虎鬥,哪頭老虎贏了就給哪頭剔牙,隻求能在歸化立足,穩住南北通路。

倘若蒙人當真有破關謀圖,需同蒙人合作,咱們一不要米糧,二不要財物,隻是要人。

告訴南下劫掠的蒙人,一個活著的明人一兩銀,可折價米糧,四海敞開懷抱收購!

交代鄧暄可直接派人跟隨蒙古大隊,收購價格可以適當調整,總之儘量減少殺戮,爭取更多的活人。

當然,這事自然不能打著四海的名頭,一切都要暗中行事。

書信發出,明生不禁搖頭苦笑,這是冇有辦法的辦法。

蒙人曆次破關,死在屠刀之下的明人數之不儘,他們可是不要人,隻要財。

本來有著市賞同互市,宣府,大同等地已然安寧十數載,崇禎這個昏招當真不知道要害死多少無辜的百姓。

這不成啊,這廝還要統治大明十七載!

後世雖說冇有什麼精確的統計,但史書曾言大清定鼎之後,舉國人口減半。

死了多少?

兩千萬?

三千萬?

還是五千萬?

細思極恐,不禁令明生頭顱嗡嗡作響,如萬千重錘不停在錘擊自己,胸口氣悶,吐氣不暢。

決不能如此!

世界很大,地盤很多,怎的卻混的如此淒慘!

本少決不能坐視!

可如何入手大明時局,明生卻是不得其法。

流寇,後金,韃子,大明四方勢力。

攻打後金,扶植大明?

笑話!這個朝廷他扶不起。

直接出兵,攻伐江南?

可惜!亂局未顯,江南一片歌舞昇平,攻之不得人心,時機未到。

扶植後金?算了,這是要進《貳臣傳》的節奏,不做考慮。

思來想去,也隻能在流寇身上做文章。

高闖王,李闖王,張黃虎,為毛就不能有一個趙狗王呢?

以本少的財力物力,多少人招攬不得?

綽號也是信手拈來,便曰:天狗王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